热门标签: 催眠曲轻音乐 廖阅鹏 Spa深度睡眠音乐 催眠音乐 催眠音频 自我催眠 催眠视频 催眠轻音乐 催眠疗法 催眠曲 催眠故事 催眠 失眠 潜意识 催眠魔术 催眠术 米尔顿·艾瑞克森 自我催眠术 催眠术教程 瑜伽舒眠术

自我催眠

 睡眠  右脑意识  催眠暗示  失眠  催眠与潜能

生活里可以自我催眠吗

作者:中国催眠网 来源: 日期:2018-10-28 19:05:28 人气:
昨天一大早高铁赶往温州企业讲课,我现在有点不喜欢美的了(因为那趟动车叫“美的中央空调动车”,用的全是美的空调),问题是干嘛把车厢搞这么冷,电费不要钱的吗?我一早出门没带外套,当时我好想念我的那件皮肤衣…
昨天一大早高铁赶往温州企业讲课,我现在有点不喜欢美的了(因为那趟动车叫“美的中央空调动车”,用的全是美的空调),问题是干嘛把车厢搞这么冷,电费不要钱的吗?我一早出门没带外套,当时我好想念我的那件皮肤衣啊。坐在车厢里不到1小时,我已冷出鼻涕了…忍了一会儿,我摸了摸手心,还是热的,说明身体机能不错,很可能是自己昨晚没休息好,这会儿身体感觉上承受不了这种突然的冷。我是心理咨询师诶,怎么会轻易放弃自我救助,况且我还学过催眠

于是我迅速做了个决定:

①手机上网,找了2张阳光海滩美女热图,我需要一些实际可见的意象,网络发达就是方便呀,为什么选这两张呢,一是沙滩骄阳是我当时能想到很温暖的东西,二是高铁中网络速度毕竟还是有限,选能选到的,不纠结;
②手机音乐库找到惠兰音乐,有鸟声,有水声,有悠扬音乐,这是我手机里现成的,平时用于冥想、休息也常常会听,一是宁静、二是熟悉;

③掏出耳机,插上,音乐响起,闭眼,让自己安静下来;

④开始吧:深呼吸…腹式的…冥想…从冷嗖嗖的车厢起身…穿越…漫步到小路…沙子小路很柔软…当头的骄阳…暖暖的沙地…蔚蓝的海水…热辣的海滩妹子…遮阳伞下…来杯饮料吧…25分钟后,我感觉好多了。

自我催眠调动內在的能量,是现实可以帮助到我们自己的。人类具有利用自我意识和意象的能力,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资源,进行自我强化、自我教育甚至自我治疗。实际上,人类早已应用自我催眠暗示,如祈祷、宗教仪式、瑜伽术等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实施自我催眠。

在催眠状态下,根据强化的原则,自己不断地强化积极性情感、良好的感觉等,使其在意识和潜意识中印记、贮存和浓缩,在脑中占据优势,就可以通过心理生理作用机制对心身状态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

人类,是一种很容易接受暗示的生物,尤其是自我暗示。



晋书:杯弓蛇影
晋国有个人叫乐广,有一次,他邀请一位朋友到家里喝酒。当这个朋友举起酒杯却忽然看到酒杯里有条小蛇,可是已经晚了,他把它喝下去了。回家以后这个朋友就生起病来,他认为是蛇在肚中作怪。乐广听说朋友病了便前去探望,朋友就告诉他得病的原因。乐广百思不得其解,好好的酒里怎么会有蛇呢?他把朋友安慰了一番后回到家里,突然看到墙上挂着一张弓,他心里一亮,想到蛇一定是弓倒映在酒杯中的影子。

第二天,乐广又邀请那个朋友在原地饮酒,斟满了一杯酒,恭敬地请朋友喝。朋友一看连忙说:“杯里有蛇,我不喝!”这时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挂着的弓让朋友仔细看,那位朋友顿时明白,没几天病就好了。正是由于乐广的这位朋友一心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吞下了一条蛇的病人,于是果然就实现了生病的“意愿”。



自我实现预言
自我实现预言理论(Self-fulfilling prophecy):The case whereby people have an expectation about what another people is like, which influences how they act toward that person, which causes that person to behave consistently with their original expectations.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值将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待值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事实上,最强大的部分仍然是在当事人内心的自我暗示和认同。

为了研究人及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程度,心理学家津巴多于1972年设计了一个模拟监狱的实验,实验地点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底下室中,参加者是男性志愿者。他们中的一半随机指派为“看守”,实验者发给他们制服和哨子,并训练他们推行一套“监狱”的规则。另一半指派为“犯人”他们穿上品质低劣的囚衣,并被关在牢房内。

所有的参加者包括实验者,仅花了一周的时间就完全进入了实验角色。看守们开始变得十分粗鲁,充满敌意,他们还想出多种对付犯人的酷刑和体罚方法。犯人们思想上也垮了下来,要么变得无动于衷,要么开始了各种的反抗。

津巴多认为,在实验中“现实和错觉之间产生了混淆,角色扮演与自我认同也产生了混淆”。尽管实验原先设计要进行两周,但它不得不提前停止。“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令人胆战心惊。大多数人的确变成了‘犯人’和‘看守’,不再能够清楚地区分角色扮演还是真正的自我。”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因此“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成了自我实现的同义词。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于1968年用实验证实了这一效应。

他们先找到了一个学校,然后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反馈提供了另一份学生名单,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名单上的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些名字都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或者进步更多。研究者分析,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这种现象说明他人的期待不同,对自我施加影响的方法也不同,自我受到的影响也会不同。借用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的名字,罗森塔尔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

粗暴点讲,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So,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就弄清楚那样的人具体是什么样,然后就不停地想像自己是那个样子的,接着用行为去模仿,自我实现效应会帮你完成许多你不敢想像的结果。

同意吗?
好,现在看着我的水晶球,3,2,1…
标签:自我催眠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暂无任何评论
热门栏目: 催眠 | 催眠音乐 | 催眠术 | 催眠曲 | 自我催眠
Copyright © 2012 中国催眠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ICP备案号:冀ICP备1100588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