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深度-是越深越好吗?
关于催眠深度——是越深越好吗?
答案是——否!
催眠有深浅之分吗?
有的。不同标准设定不同深度级别。
常用的六级分法:
一级深度是简单的肌肉控制,受术者基本清醒,没有察觉到自己被催眠,但可控制其眼皮肌肉的张开与闭合。催眠深度很轻微,被催眠者不感觉被催眠,觉得完全清醒,简单肌肉放松——眼皮胶黏。在此阶段可以做减轻体重、戒烟等事。
二级深度是小范围肌肉控制,受术者感觉到十分放松,依旧清醒,可控制其手掌的张开与握拳。
三级深度是大范围的肌肉控制,受术者感觉到全身乏力,眼神迷离,有被催眠的感知。例如:无法从椅子上站起来、无法走路、无法说出一个字,但并不是忘了那个数字;局部止痛;舞台催眠师,选择催眠对象至少要达3级以上;灵床催眠治疗师的工作范围,大都在这前三级内。
第四级深度是记忆暂时遗忘一点点不重要的信息。受术者依旧有“意识”存在,可按照催眠师指令忘记某个数字,名字,全身肌肉都受控制。开始有失忆现象,被催眠者确实忘记数字、名字、地址等痛觉阻断——不觉得疼痛,只感到触摸;能做牙科工作、小手术。
第五级深度是正性幻觉,也是一种普通人难以进入的催眠深度。开始进入类梦游状态,完全麻醉,不感觉疼痛,也不觉得被触摸,有正性幻觉,可以看到不存在的东西。
第六级深度是负性幻觉,深度类梦游状态,只有“受暗示度”极好的人才能进入。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进入不了。看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
至于催眠深度的测试,有很多方面,一般自我催眠是很难测试自己到哪个深度的。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敏感度是几级,可以找个专业催眠师帮你测试一下。只是需要说明的是,敏感度的高低只是一个参照而已,实际上意义不是非常大。因为,并不能说敏感度高的人就一定会比敏感度低的人的催眠效果好。实际操作中,能否进入以及进入多深的催眠状态跟当时被催眠者的状况以及引导方法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