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催眠音乐 催眠曲轻音乐 廖阅鹏 催眠音频 自我催眠 催眠轻音乐 Spa深度睡眠音乐 失眠 催眠 催眠曲 催眠疗法 催眠魔术 催眠视频 催眠术 潜意识 催眠故事 米尔顿·艾瑞克森 催眠术教程 瑜伽舒眠术 催眠软件

催眠术

 催眠术入门  催眠术教程  催眠技巧  催眠故事大全

《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理论》-第一章之标准派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3-12-15 15:50:37 人气:
《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理论》-第一章艾瑞克森的催眠理论中,首先艾瑞克森提到了催眠关系有三个催眠派别:独裁派、标准派与合作派。本章节主要为您介绍催眠理论中的标准派起源与特点、以及发展前景。

《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理论》-第一章艾瑞克森的催眠理论之标准派

 续前一章《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理论》-第一章艾瑞克森的催眠理论(独裁派)

标准派:

此派别尤其被实验心理学家们所推崇。他不强调催眠师的威力,而强调受试者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标准派通常假设催眠反应性是个体的稳定特质。同样,催眠师可以运用一套标准化的沟通方式,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受试者都可以保持不变,换言之,受试者要么是可被催眠的,要么是不可被催眠的。催眠师的行为实际上不重要。

标准派最具影响力的拥护者是学识委员,他们为了使催眠合法化而将其置于实验心理学的严格检验之下(例如,Hilgard,1965;Hull,1933)。的确,他们的努力应该受到嘉奖,因为正是他们将催眠从“麦斯默隐喻”作用中解救出来(如独裁派的观念),从而在科学领域重建期催眠令人尊敬的性质。然而,由于标准派严格坚持实验心理学的默认假设——即研究之根本对象是个体,他极端缩小了催眠过程中其他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如催眠师与受试者的关系)。由于兴趣点放在了受试者行为上,所以人们努力在实验方法上控制所有其他因素。例如,人们投放了许多精力在开发标准化诱导语上(将诱导语录制在唱片或磁带上),从而完全降低了对操作者的需求(操作者可能会使得实验测试出现偏差)。当然,这些本质上不会引起争论:实际上,如果这样的程序可以使得大多数受试者体验到催眠状态,那么就相当值得赞赏了。
然而,很快结果就明朗了——即只有一部分受试者对标准化诱导语做出了催眠性反应。具体情况是,大约15%的受试者属于高反应性,65%的受试者属于中等反应性,20%受试者根本不具备反应性(见Hilgard,1965)。基于这些个体差异性,加上发现特定的受试者对标准化测试的反应性基本保持问题许多实验者认为催眠性是一个稳定的特质:有些人拥有,有些人却没有。正如西尔格德曾评述道:

无论什么时候,如果人的某种能力被测量,问题就会出现——如,该能力的稳定性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能力将如何发挥作用?关于智商的稳定性,据说历史上的研究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而今关于可催眠性我们也面临着同意的问题……证据……表明在标准化条件下催眠感受性是一种非常可靠的特质。

在这个意义上,标准派将催眠的成功和失败都归于接受催眠的受试者身上,而催眠师并不是那么重要。
标准派也存在问题。首先,它假设引导受试者放松并想像各种各样实物的标准化诱导语,是评估个体基本催眠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这就好像通过测试一个人跳狐步舞能力来评估他的舞蹈技能一样,关键是有的人能跳迪斯科却不会跳华尔兹;有的人跳方块舞却不会跳摇摆舞等等。有的受试者能够迅速令自己的经验与放松指导契合在一起,有的受试者,尤其是那些产生大量内在对话的受试者,则只能对其他诱导性交流产生反应。正如我们将进一步详细探讨的那样。有许多方法可以导致受试者进入催眠状态;治疗师的任务就是为特地来访者找到最合适的诱导方法。

第二个问题是,标准派根据对测试暗示的行为反应来界定催眠感受能力。这样一来,那些不能将自己的首体验为非常沉重的个体很可能就不是良好的催眠对象。虽然使用外在行为来评估内在状态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在实验领域,但它掩盖了重点,催眠主要是一种体验,如同爱和愤怒,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不会因为一个人没有打人就判断他没有生气,或者因为一个人没有吻实验者就认为他没有爱。与之相似,有些可催眠的受试者不愿意或不能够顺从实验测试的种种要求;有些受试者为了走出催眠状态走出催眠状态。所以,根据目前的观点来看,认为这些人不具备体验催眠状态能力的结论有待商榷。

本文网址:
暂无任何评论
热门栏目: 催眠 | 催眠音乐 | 催眠术 | 催眠曲 | 自我催眠
Copyright © 2012 中国催眠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ICP备案号:冀ICP备11005884号-3